游客发表

彼得三世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发帖时间:2025-07-05 07:12:06

彼得三世 - 簡介

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原名卡爾・彼得・烏爾裏希,1728年―1762年,1761年―1762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荷爾斯泰因・哥道普的卡爾・腓特烈和安娜・彼得羅芙娜之子,彼得大帝的外孫。彼得三世本來是德意誌人,幾乎不會說俄語。

彼得三世 - 生平

彼得三世因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未婚而且無嗣,他在1744年被挑選成為俄羅斯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即位後,是為荷爾斯泰因-哥道普-羅曼諾夫王朝的開始。由於他對腓特烈大帝的武功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他剛即位,便停止了於俄國有利的七年戰爭,與普魯士王腓特烈訂立攻守同盟。彼得三世不僅不進攻普魯士,反過來命令年前攻占柏林的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2萬俄軍援助普魯士,在腓特烈的麾下對奧地利作戰。彼得本人甚至表示過在腓特烈麾下作戰的願望。

彼得三世宣告解除貴族的服役義務,停止對非國教徒的迫害。可是由於沒收修道院領地、強迫軍隊普魯士化,對外把自己出身的荷爾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於俄羅斯國家利益之上,引起俄羅斯僧侶階級、貴族和軍人的反感。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在宮廷政變中被妻子葉卡捷琳娜(葉卡捷琳娜二世)廢黜。10月底,被廢的沙皇彼得三世被毒死(也有說是勒死),葉卡捷琳娜對外宣稱是消化不良而死。

彼得三世 - 沙皇

1762年年初,伊麗莎白女皇病逝,彼得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七位皇帝,史稱彼得三世。但是由於彼得按照母係來自俄羅斯羅曼諾夫家族,按照父係卻是來自德國荷爾施泰因-戈托普家族,所以他的這一支被稱作羅曼諾夫-荷爾施泰因-戈托普家族,屬於歐洲著名的奧爾登堡王朝。後來彼得三世的後裔依然留在了俄羅斯帝國皇帝位子上,所以自此俄羅斯帝國的羅曼諾夫王朝的正式名稱變為羅曼諾夫-荷爾施泰因-戈托普王朝。⠣€€ 

由於彼得三世登基,王朝屬於奧爾登堡家族,俄羅斯皇室和歐洲的許多皇室成為親戚。至今英國王室和挪威王室在血統上仍屬於奧爾登堡家族,盡管英國王室的正式稱呼是溫莎王朝,但從父係家譜來看,英國查爾斯王子確實是奧爾登堡家族的繼承人。⠣€€ 

彼得三世登基後,開始了積極的政務活動。彼得三世在皇帝的位子上一共坐了半年,但在這半年裏簽署了大量法令。彼得三世的功過是非至今毀譽參半,大多數人以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流傳下來的正史為依據,認為彼得三世是個神經質的怪人,智力水平發展一直停留在孩童時代;身為一國之君,但對周圍的一切,包括他統治下的俄羅斯非常冷淡,漠不關心,乃至大肆出賣國家利益。另一些人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彼得三世固然出賣了俄羅斯國家利益,但並非昏庸不堪,而且這段正史是在葉卡捷琳娜時代編纂,而葉卡捷琳娜可以說是彼得三世不共戴天的仇人,焉知其中沒有隱情。⠣€€ 

在彼得三世統治的半年時間裏,進一步推行了大量改革措施。根據彼得三世簽署的法令,解散了秘密刑偵衙門,沒收了教會的土地,建立國家銀行,扶助工商業發展,接觸外貿禁令,停止了對舊禮儀派教徒的迫害。根據彼得三世簽署的《貴族自由宣言》,俄羅斯貴族不必像彼得大帝時代那樣終身服役,或者像安娜女皇時代那樣必須服役25年,如今貴族完全不必服役,獲得了空前特權。其中一條就是任何一個貴族都可以隨時出國,可以隨意處置其名下的封地。可以說,彼得三世時代的俄羅斯貴族所獲得的自由,是一個分封建製的君主製國家裏的極限。⠣€€ 

彼得三世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曆史學界認為,這些曆史功績不應該全部記在彼得三世帳上:沃倫佐夫和舒瓦洛夫等人製定的改革措施在伊麗莎白女皇時代均已準備就緒,彼得三世不過是簽署了法令而已。無論如何,從伊麗莎白女皇時代開始的改革措施,由彼得三世簽署頒布,在葉卡捷林娜時代得以推廣執行,成為19世紀俄羅斯獲得空前繁榮的重要前提。⠣€€ 

彼得三世最為人詬病的一個決定就是放棄在七年戰爭中的所有勝利果實,單獨與普魯士媾和。作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忠誠粉絲,彼得三世的選擇本屬情理之中,但他的讓步幅度之大實屬意料之外。為了進行和平談判,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向俄羅斯派出了一位名叫亨利・馮・格利茨的特使。彼得三世向來對普魯士的軍事和政治製度視為圭臬,所以對這位和談特使的意見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差一點就委托人家替他來製定俄羅斯的對外政策了。⠣€€ 

俄羅斯和普魯士簽訂的合約規定,俄羅斯歸還整個東普魯士以及七年戰爭期間占領的所有土地,俄羅斯退出戰爭並轉而與普魯士結盟。條約一出,整個俄羅斯為之震動和迷茫之中,彼得三世的做法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滿。⠦—饜褼Š麗莎白女皇統治末期,朝中的很多大臣和禁軍將領們就看出了將來彼得三世不會為俄羅斯利益打算,所以多次醞釀了宮廷政變,意在廢黜彼得的皇儲身份。但這些政變屢屢隱而未發,一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接替人選,二是礙於伊麗莎白女皇。葉卡捷琳娜也參與策劃了這些政變計劃,曾提出要和彼得三世分享權利,共同做皇帝。朝中的貴族奧爾洛夫兄弟,伊茲麥洛沃軍團,普列阿布拉仁斯基軍團的部分軍官積極參與了政變策劃。後來反對彼得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連皇子保羅的老師潘寧,沃爾康斯基公爵等人也站到了葉卡捷琳娜一邊。⠣€€ 

伊麗莎白女皇逝世後,葉卡捷琳娜仍沒有發動政變,原因是她這時懷有五個月的身孕,而在四月生下了一個男孩,孩子的父親是葉卡捷琳娜的情人格裏戈裏・格裏戈裏耶維奇・奧爾洛夫。孩子降生後,彼得三世大為震怒,威脅要把葉卡捷琳娜廢黜,送進修道院。⠣€€ 

葉卡捷琳娜麵對丈夫的威脅,並沒有感到恐懼,因為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實力,知道很多人對彼得三世不滿,都在尋隙廢黜他,所以隻要盡可能地拖延,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者。葉卡捷琳娜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下手。另一方麵彼得三世根本就沒有把葉卡捷琳娜放在眼裏,對即將來到的政變風暴毫無察覺。盡管彼得三世手下的人多次向他密報政變陰謀,但他依舊不以為然。

彼得三世 - 廢黜而死

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像往常一樣,前往奧拉寧保姆,出席一個慶祝活動。按照日程安排,皇後葉卡捷琳娜應該在那裏等候他,但彼得三世到來的時候,葉卡捷琳娜已經無影無蹤了。原來她情人的弟弟阿列克謝・格裏戈裏耶維奇・奧爾洛夫提前一步趕到,通知葉卡捷琳娜,說在聖彼得堡逮捕了幾位禁軍軍官,政變有可能因此流產,所以應該刻不容緩,提前發動政變。葉卡捷琳娜就和阿列克謝乘船返回了聖彼得堡。⠣€€ 

葉卡捷琳娜剛抵達聖彼得堡,禁軍,樞密院,長老院和首都民眾就向她宣誓效忠,此後葉卡捷琳娜把禁軍集合起來,向奧拉寧鮑姆方向進發,去捉拿彼得三世。⠦Ž奈𐧙𜧔Ÿ宮廷政變的消息,彼得三世驚慌失措。手下人建議他立刻動身前往喀琅施塔得,率領海軍和忠於他的部隊,依托普魯士,向聖彼得堡反攻。彼得三世拒絕了這個建議,孩子氣地指揮手下的荷爾施泰因軍團,要固守在當地一座平時用作訓練的木製城堡裏。後來聽說葉卡捷琳娜帶領精銳禁軍前來,又改變主意,帶上身邊的情婦和隨從,逃往喀琅施塔德。等他到達喀琅施塔德的時候,當地駐軍宣布,他們已經向葉卡捷琳娜宣誓效忠了,所以不能接納彼得三世。此後彼得三世完全喪失了鬥誌,連逃往普魯士的勇氣都沒有了,乖乖地按照葉卡捷琳娜的意思,回到了奧拉寧鮑姆,簽署了退位詔書。⠤𘀥€‹星期後,彼得三世死在了距離聖彼得堡三十公裏的羅普舒。死因至今不明。(毒死、勒死),葉卡捷琳娜對外宣稱是消化不良而死。⠂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